最新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中小企业广元网 » 资讯 » 重要新闻 » 正文

关于《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的说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04  来源:四川日报  浏览次数:1733
0
核心提示:(2023年6月19日)王晓晖受省委常委会委托,我就《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起草情况

(2023年6月19日)

王晓晖

受省委常委会委托,我就《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起草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全会主题及主要考虑

这次全会是在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委常委会决定,这次全会专题研究“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着深远战略考量和重大现实意义。这是未来几年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抓好的中心任务,也是四川经济再上新台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党的二十大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战略部署。此后,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等又多次突出强调、进行密集部署。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专题研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重要意义、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明确提出“五个坚持”的重要要求。这一系列重大部署充分表明,党中央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我们必须将其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来谋划推进和贯彻落实。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区域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既对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带来重大机遇,也对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带来严峻挑战。面对日益激烈的产业竞争,各地纷纷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关键抓手,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抢滩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主动作为、顺势而为,锚定主攻方向,加快建设服务国家全局、体现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积极抢占未来发展主动权。

四川是全国经济大省和国家战略大后方,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尤为艰巨、尤为重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省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门类齐全、基础较好,但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工业化率过早过快下降,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集群化程度较低,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业体系不优的问题仍较突出。对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当前,宏观环境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省稳定经济增长、推进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迫切需要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鲜明工业扛大旗、挑大梁的发展导向,进一步夯实四川实体经济根基。

总的看,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贯彻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全局所系、大势所趋、现实所需。在《决定》稿酝酿起草和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普遍认为,省委以全会形式对这一重大问题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精准把握了四川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的关键和要害,必将进一步统一全省上下的思想和行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奠定坚实基础。

二、《决定》稿的主线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现代产业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后又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新的重要要求,每次来川视察都对我省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决定》稿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作为主线贯穿全篇,努力在落细落实上下功夫。一是落实总书记“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重要要求,把新型工业化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统筹部署、一体推进现代化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落实总书记“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重要要求,以服务国家全局的担当谋划产业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为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四川力量。三是落实总书记“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的重要要求,围绕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明确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支撑。四是落实总书记“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重要要求,顺应现代化产业发展趋势和演进规律,明确转型升级方向和重点,加快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五是落实总书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重要要求,强化创新引领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努力增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生动能。

《决定》稿共5个部分18条,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第一部分,明确总体思路;第二板块包括第二至第四部分,明确重点任务;第三板块为第五部分,明确支撑保障。起草中,重点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服务国家全局与体现四川特色相统筹,立足我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明确“六个突出”的方向要求,聚力实体经济攻坚突破,更好维护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二是坚持目标引领与政策支撑相结合,既着眼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又着力优化完善产业政策,增强政策的协同性和实效性。三是坚持提升传统产业与壮大新兴产业相协同,不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积极开辟新领域、抢占新赛道。四是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协调,用好政府“有形之手”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生态,引导市场“无形之手”高效配置资源、激发创新创造,形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做好《决定》稿起草工作,省委组建起草组并下设执笔专班,在省委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省直有关部门、新型智库等围绕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决定》稿起草提供了重要参考。初稿形成后,省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并按程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我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建议。起草组还听取了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的建议。省委常委会会议先后两次讨论研究,同意提交这次全会审议。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

《决定》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路、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这里,就几个重点问题作简要说明。

第一,关于工业兴省制造强省。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工业始终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决定》稿突出工业当先、制造为重,提出“扬优势、锻长板,促创新、增动能,建集群、强主体”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业兴省制造强省的具体举措。

在工作抓手上,综合考虑总量规模、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前景等因素,《决定》稿提出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实施提质倍增行动。提质,就是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纵深推进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企业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效益。倍增,就是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加快做大产业整体规模,力争到2027年实现六大优势产业营业收入比2021年翻一番,打造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稳固我省经济大省地位,更好支撑向现代化经济强省全面跃升。

在方法路径上,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六大优势产业中既包含传统产业,也有新兴产业。我省传统产业占比超过70%,这不仅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盘,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来源。要加快先进技术改造应用,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工艺变革、结构优化、能级提升、方式转型,努力让老底子焕发新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意义重大。目前,我省有3个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一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加快发展,但差距仍然较大。《决定》稿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出来并单列一条,强调在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中,要积极抢占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新赛道。这些都是近年来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代表发展趋势、具有无限潜力的重要领域。要逐项做好规划、制定方案、加大力度,力争有所突破,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翼齐飞”,实现产业提质与规模倍增“两全其美”。

第二,关于推动产业高质量融合。融合发展是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的必然要求。《决定》稿把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围绕数实融合、三次产业高质量融合进行部署,推动形成和释放产业网络的综合效益。

促进数实融合,重点是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近年来,我省数字经济规模快速增长、总量突破2万亿元,在数据与算力基础设施、数据应用场景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不高、数据中心统筹集约程度较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要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以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牵引,加快企业“智改数转”,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打造一批“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充分释放叠加倍增效应,推动产业乘“云”而上、借“数”转型。

促进三次产业高质量融合,重点是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两业融合”水平不高一直是我省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去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仅为36%,与发达国家60%到70%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明显,这制约了我省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要深入实施服务业赋能融合计划,加快培育融合发展主体,建强融合发展平台,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链条延伸、技术渗透、业务关联,促进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全面转型。

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必须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川农业物产丰富,油菜、生猪等15项农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但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亟待提升。要坚持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培育省级公用品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第三,关于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创新就无路可走,善创新才能后发赶超。《决定》稿从产业技术创新、创新平台建设、教育人才支撑等方面作出部署,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互促,以高水平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是全国科教大省,大院大所众多、创新资源富集。全省拥有高等学校137所、科研院所368家,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为高效集聚创新要素、拓展产业新赛道带来重大机遇。但我省创新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现象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引领产业发展的突破性创新成果较少,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率不高;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不突出,全省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要高标准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着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高素质人才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我省人才资源总量较大,但高端人才偏少,高技能人才占比较低,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占全社会研发人员数量的比重偏低,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要坚持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深入实施重大人才计划,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体系,培育壮大青年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天府工匠等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集聚高地。人才培养基础在教育,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技能培训体系,源源不断造就推动四川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第四,关于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其规模和质量关系产业发展整体水平。目前,我省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偏少,企业梯次发展不足,本土世界500强企业仅3户、中国500强企业15户,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引领力还不强。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市场主体普遍遭遇需求收缩、生产受阻、成本上升等多重难题,市场预期偏弱、发展信心不足等情况较为突出。《决定》稿鲜明提出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求扎实做好企业培育、引进和服务工作,推动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竞相成长。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必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抓产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把该放的放到位、该降的降到位、该给的给到位、该扶的扶到位,切实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问题,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园区是促进企业集聚壮大、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承载区。我省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145个,以全省11.6%的建设用地承载了76.2%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发展主阵地作用十分突出。但也要看到,我省园区集约集聚发展不足,部分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不高。一方面,土地资源紧缺、耕地保护任务艰巨;另一方面,有的园区土地低效利用甚至闲置浪费现象突出,这种情况不坚决扭转,四川产业发展就难以为继。《决定》稿提出,要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推动国家级、省级新区和开发区集成授权改革试点加快突破,实施主导产业培育行动,深化“亩均论英雄”评价,严格把控项目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等关键指标,推动产业园区提档升级。

第五,关于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决定》稿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着力打好政策工具“组合拳”,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完善产业治理体系,努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基础设施既是产业发展的先导支撑,其本身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稿立足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统筹交通、水利、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四川虽然是清洁能源大省,但也存在水电丰枯不平衡、风光发电不稳定、电源电网建设不同步、电力输送通道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必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强化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电源电网等重大项目,切实保障正常生产生活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用能保障。

改革开放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要聚焦体制机制障碍和要素瓶颈制约,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优化制度环境,激活市场内生动力。产业发展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搞封闭的自我循环。要坚持全球视野、强化开放思维,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开放平台作用,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和东西部产业协作,大力吸引和利用内外资,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开辟更加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

《决定》稿突出精准高效的政策导向,强化布局引领、财政投入、金融支持、用地保障、用能保障、考评激励等政策支持,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集聚发力。这里特别强调,省委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就全省“一盘棋”而言的,并不意味着各地都要搞“大而全”的产业体系,必须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循序渐进,走差异化特色发展之路,构建“大产业、细分工”格局,坚决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省直有关部门在履行审批、管理等职能时,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以更大力度支持产业发展。要构建科学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工作统筹和力量整合,优化目标管理和高质量发展绩效管理,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对推进制造业发展进步明显的县(市、区),按规定在要素保障上予以倾斜支持,在全省营造大抓产业、大兴产业的浓厚氛围。

为贯彻省委决策部署,省级层面同步研究制定了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方案及支持政策,作为配套文件一并印发全会讨论。希望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全会主题认真参加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共同把全会文件完善好、把这次全会开好。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
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业务主管
广元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
© Copyright 2007-2019 中小企业四川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06773号-11